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不倒翁的博客

人生如梦,相识是缘。诚邀宾客,共建家园。

 
 
 

日志

 
 

生姜的传说  

2010-04-08 17:37:19|  分类: 中药故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生姜的传说

  一天,苏轼与他的文学好友姜志之饮茶闲谈,姜志之提议道:“苏子,我们还是指坐中一物为药名吧。”苏轼以赞同的口气连声说:“好!好!”志之沉思片刻说:“君为药名。”苏轼不解其意。志之笑曰:“苏子嘛!”苏轼随即说道:“你也是药名,不是厚朴,就是半夏。”志之茫然无知,问其缘故。苏轼曰:“若不是半夏、厚朴,何以姜志(制)之!”志之拍案叫绝:“妙哉!妙哉!”

  那“姜”与“制之”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在中药的制法上有净选、切制和炮制等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姜制法就是诸多炮制方法之一。

  相传,我国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

  生姜不但治了帝王的瘟疫,也救过许多平民百姓。

  唐朝时期,长安香积寺有个叫行端的和尚,夜间上南五台山砍柴,回寺后成了哑巴,人们相互议论不解其故。有的说这是让山上的妖魔给迷住了;也有的说是怕他讲出山上的真情将他弄哑了。这样一传,吓得众僧再也不敢上山砍柴了。

  香积寺的方丈急忙带领众僧在佛前做了八十一天道场,让佛祖为行端驱魔,可是无济于事,行端仍不能说话。这时有个略懂医术的僧人德始提议让行端前去求医于长安城里一位医术高超的刘韬。

  德始陪着行端来到长安,拜见了名医刘韬并详述了得病的缘由。刘韬经察颜望诊、号脉后说:“师傅先回,待我明日上山一观再行处方。”次日凌晨,刘韬来到山上,仔细观察后便胸有成竹地来到了香积寺,从药袋里取出一块生姜,对方丈说:“尊师放心,请那沙弥速将此药煎服,三五日内定能药到病除。”方丈虽让人将生姜给行端煎服,但心中总是怀疑,于是就有意挽留刘韬在寺中多住几日,以观疗效。且说时过两日,行端连服三剂姜汤,胸中郁积渐解,咽喉轻松爽利。又连服了三剂,竟能开口说话了,寺中众僧都惊讶不止。

  方丈询问行端病因,刘韬说:“此乃沙弥误食山中半夏所致,用生姜一解,药到病除,并非什么妖魔所害。”众僧也除掉了心病,照旧上山砍柴。

  生姜在我国不但是饮食常用的调味佳品,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有1500年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就有记载。现代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进食欲与镇咳止吐的作用;姜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感到温暖、发汗,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有奇效。生姜的药用方剂举不胜举,这里就不再例举了。

~~~~~~~~~~~~~~~~~~~~~~~~~~~~~~~~~~~~

生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各地均产。9~11月间采挖,除去须根,切片生用或煨熟用。

  【性味】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治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用本品加糖煎场热服。或作为辅药以增强其它辛温解表药的发散之力。

  2、治胃寒呕吐,配伍半夏同用,可增强止呕作用。适当配伍还可用于胃热呕吐、妊娠呕吐及胃虚呕吐。

  3、治外感风寒咳嗽痰多,配伍陈皮、半夏、紫苏等药,以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如杏苏二陈场。此外,本品还可解半夏、天南星、乌头及鱼蟹之毒。

  4、“生姜皮”能行水,可治皮肤水肿。

  【用量用法】3~10克,切片入汤剂。或捣汁冲服。

  【注意】生姜虽可药用,但是,由于生姜辛温,故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忌用,大量使用对机体也有一定毒性。此外,患有肠结核、胃出血和菌痢病人也不宜食之。

  【现代研究】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饮食,有镇吐、镇痛、抗炎消肿、发汗作用;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升高血压;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博客内容随时在更新中,欢迎喜欢的朋友使用“引用”


生姜的传说 - 不倒翁 - 不倒翁的博客回首页

  评论这张
 
阅读(76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