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不倒翁的博客

人生如梦,相识是缘。诚邀宾客,共建家园。

 
 
 

日志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22全集)  

2010-07-15 20:01:40|  分类: 百家讲坛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22全集)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前言

  继“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节目之后,“钱文忠解读《弟子规》”是我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又一次难忘的合作。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照例是根据百家讲坛的同名节目编辑而成的。

  在传统中,比起《三字经》,《弟子规》的知名度和应用度恐怕都要略逊一筹。不过,自从问世以来,在现代学校教育普及以前,《弟子规》还是不少私塾先生选用的重要教材。它的特点就在于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假如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那么,《弟子规》所偏重的则是规矩。这当然只是大概言之,我们可不能认为《三字经》就不讲规矩、《弟子规》就不讲知识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比《三字经》更被人淡忘的《弟子规》,近年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位,甚至还有不少的外资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道理也很简单: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也很便利,社会和家长对这方面也很重视;然而,很多的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孩子了解规矩的渠道就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便利,社会和家长也未必很在意。如今,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问题,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于是,《弟子规》也就“热”了起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本书原先并不叫《弟子规》,而是叫《训蒙文》。一位名叫贾存(也作有)仁的先生对《训蒙文》加以修订,并且将它改名为《弟子规》。可惜,我们对贾存仁先生知之甚少。

  《训蒙文》,也即《弟子规》前身的作者则是一位平凡普通的教书先生。他是山西绛州人,主要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我们对他的生平也并不很了解,所能知道的是他以83岁的高龄卒于乾隆年间。

  这位教书先生名叫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一辈子以教书为生,没有显赫的科举仕宦经历,在当时算不上成功者。但是,他毕生钻研《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创办敦复斋,致力于教育讲学。他不是一位冬烘先生,更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将“郁郁乎文哉”读成“都都平丈我”的混饭之辈,而是被尊称为“李夫子”的。根据《弟子规》的注解者之一卫绍生先生的介绍,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还藏有这位李夫子的《四书证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等著作。不过,李毓秀夫子终究还是因为《弟子规》才被后人记住的,也因此,他的牌位得以被供奉进绛州先贤祠。

  《弟子规》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本身就是对传统既继承又发展的好例子。为什么叫《弟子规》呢?很明显,全书就是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展开的,全部内容也正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此外,《弟子规》接续了明朝吕得胜的《小儿语》,以及比父亲吕得胜更为有名的儿子吕坤的《续小儿语》和《好人歌》。只不过,吕氏父子的作品或四言、或五言、或六言,句子的长短参差不齐,易懂好记的程度也相差颇大。后起的《弟子规》则避免了这些缺憾。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弟子规》受到了早已流行的《三字经》的影响。它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

  电视节目由我主讲,书也由我署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解读《弟子规》的工作,完全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我首先要感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对我的信任,感谢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魏淑青女士、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女士的大力支持。我更应该感谢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女士,她是我在百家讲坛上所有节目的主编,无论是选题的确定,还是解读风格的调节,她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还要将我的感谢奉献给编导迮方乐小姐、编导林屹屹小姐、编导才越小姐、编导马小燕小姐、总导演高虹先生、制片吴林先生,还有化妆师杨静女士和她可爱的女儿小乔乔。我深深地感激他们,正是他们,使我在百家讲坛的经历成为我毕生的美丽记忆。

  孩子们在节目中的《弟子规》吟唱是如此美妙,作曲者和录制者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孙伟先生,我也要请他们接受我的谢意。

  我当然还要感谢接纳《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出版社,感谢出版社所有编辑、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没有他们,这本书不会以今天的面目呈现在大家面前。

  最后,但绝对不是最小或者最不重要,我必须强调,在解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学者研究《弟子规》和其他蒙学读物的成果,我对他们给予我的教益深表谢意。在此一一提及,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我必须特别感谢赵震野先生编著的《【弟子规】故事征引》,以及蔡振绅先生原辑的四册《读史心得》,它们为我在解读过程中寻找例证和故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的两位助理任华女士、张倩小姐用出色的工作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她们也是我必须感谢的对象。

  我希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能够为今天中国孩子的教育贡献一点力量;我期待,观众、读者朋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给我指教和批评。

  由衷地感谢大家!

2010年6月30日于沪上履冰室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规矩的作用

视频简介: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弟子规》为什么会引起许多现代人的重视?《弟子规》的作者是谁?成书于哪个年代?其中都有哪些严格的规定?又是什么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弟子规》呢?敬请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入则孝之一

视频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而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更是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所以《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要求还适用于现代年轻人吗?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我们学会倾听父母的需要,并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时也不一定就能讨得父母的欢心,甚至还可能遭到父母的误解和责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二集——入则孝之一。

视频链接: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三)入则孝之二

视频简介:

  《弟子规》接下来又进一步更具体地提出了小辈、子女应该遵循的规矩,那么究竟哪些事情做子女、做小辈的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呢?有时我们为了能让父母高兴,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做吗?另外《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做小辈的也不能自作主张,必须事先告知长辈、征求长辈的意见。但是日常生活中毕竟都是些非常琐碎的小事,如果有时我们没及时告知长辈,而擅作主张了,难道还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吗?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三集——入则孝之二。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四)入则孝之三

视频简介: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那么父母疼爱我们,我们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孝敬父母,但是如果父母不喜爱我们,甚至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还应该不应该孝敬父母呢?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弟子规》却提出“亲有过”,认为父母也会犯错,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都是对的呢?如果父母犯了错,做子女的又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弟子规》究竟给了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四集——入则孝之三。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五)入则孝之四

视频简介: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人是否真正孝顺,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最能够看出来,尤其是当父母病重,长时间卧床不起的时候,更是考验着子女的孝心。那么如果父母身体不好,父母生病了,子女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尾还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礼仪,那么《弟子规》都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为什么父母去世后,古人首先要求子女必须守孝“三年”呢?现在时代不同了,《弟子规》提出的这些要求还有必要遵守吗?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五集——入则孝之四。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六)出则弟之一

视频简介:

  《弟子规》在开篇总叙部分,就告诉我们“首孝弟,次谨信”。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遵守“孝道”和“弟道”。毫无疑问,“孝”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居首位,可是“弟”为什么也如此重要呢?“孝”和“弟”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弟道”曾经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履行“弟道”,《弟子规》又作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六集——出则弟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七)出则弟之二

视频简介:

  《弟子规》在“出则弟”的部分,通过描述孩子和尊长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具体规范。那么,在古代孩子和长辈在一起时,都必须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呢?《弟子规》通过“出则弟”这个部分,希望能够培养孩子怎样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弟子规》中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那么,钱文忠教授将会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弟子规》“出则弟”的具体要求?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七集——出则弟之二。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八)谨之一

  视频简介:

  在《弟子规》中,“谨”单独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那么,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对于小孩子来说究竟有什么用?对此《弟子规》,都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要想培养一个严谨的生活态度,孩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八)谨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九)谨之二

  视频简介:

  《弟子规》在讲完了穿衣应该注意的细节后,接着告诉孩子,吃饭时应该遵守的规矩。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家长们最关心问题。那么,古人所说的饮食习惯是指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中有哪些规定?在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问题上,作为父母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九)谨之二。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谨之三

  视频简介:

  人们常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弟子规》为了让我们养成言行慎重的好习惯,也专门对我们的行走站立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那么在《弟子规》看来,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走,怎么站,怎么坐才是对的呢?而这些两百多年前提出的行走站立的规矩,是否还适用于我们现代人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谨之三。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一)谨之四

  视频简介:

  《弟子规》在谨的篇尾,还特别关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这些看似不起眼小事,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的话,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究竟是哪些事情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呢?如果我们忽略这些事情,又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一)谨之四。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二)信之一

  视频简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更是将“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编排。从今天开始,钱文忠老师将带领我们一起解读《弟子规信篇》。在现代社会,诚信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人之间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面对诚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感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生活的点滴中去规范行为,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更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那么《弟子规信篇》都讲了哪些内容呢?这本几百年前的启蒙小册子,对我们现代人又有哪些参考和帮助?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二)信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三)信之二

  视频简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还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接下来钱文忠老师,将运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的言语?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三)信之二。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四)信之三

  视频简介: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事情,充斥着人们的耳目、混淆着人们的视听。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失去判断,不知所措。因此,让孩子们从小形成诚信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至关重要。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情况下,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任意传播?什么样的要求可以答应别人?什么样的要求是不能够答应的?如果承诺了对方却没能兑现,又该怎么办?那么,关于这些问题,《弟子规》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建议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四)信之三。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五)信之四

  视频简介:

  人言为信,言必信行必果。因此《弟子规》信篇,就是通过规范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不仅如此,《弟子规》还对孩子说话时咬字吐字的细节,以及语言的轻重缓急,都做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弟子规》在这方面是怎么要求的呢?儒家文化特别强调榜样的力量,《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又会树立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五)信之四。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六)信之五

  视频简介:

  《弟子规》是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在《弟子规信篇》中,不仅对孩子们说什么话怎么说有明确地规定,而且对孩子们听什么话怎么听也有明确地规定。比如当孩子们听到表扬与赞美之词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办?当孩子们听到批评与责备之声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办?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充满自信的人?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六)信之五。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七)泛爱众之一

  视频简介:

  《弟子规》在泛爱众的篇首就提出了凡是人皆须爱,那么这种爱到底是哪种范围和意义的爱呢?我们又该怎么爱除了亲人朋友以外的人和世界?我们怎样做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对那些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强的人,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七)泛爱众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八)泛爱众之二

  视频简介:

  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交往是一个再普通不过却又大有学问的问题,从家人到朋友到工作中的同事,甚至有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这其中形形色色,各色人等,我们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呢?其实这些问题,《弟子规》都一一给出了答案,可是是不是我们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就真的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了呢?这一次,钱文忠教授还发现了一个《弟子规》中一个前后矛盾的地方,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八)泛爱众之二。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九)泛爱众之三

  视频简介:

  我们今天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众多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家庭中一直都是被关爱,被付出的一方,他们几乎无需付出,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与人分享,以至于长大后进入社会,他们才发现自己很难与人相处,也交不到朋友,那么关于这些问题《弟子规》又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十九)泛爱众之三。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亲仁

  视频简介: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而《弟子规》作为儒家启蒙教育读本,更是将这一思想贯穿其中,把《亲仁》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编排,从今天开始钱文忠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弟子规亲仁》篇。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从小要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坏朋友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亲仁。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一)余力学文之一

  视频简介: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仅仅对孩子,对大人来说,学习都成了时时必须做的事情,几乎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可是相反对孩子思想品德,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反倒不那么重视了,可是《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有余力再学文,那么为什么《弟子规》会这样要求我们的孩子呢?难道对孩子来说还有比学习更加重要的事情吗?而对于有余力学文的孩子,该怎么学,《弟子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方法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一)余力学文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二)余力学文之二

  视频简介:

  我们现在的家长常常会对那些非常用功,起早贪黑努力学习的孩子赞许有嘉,认为这样才算努力,才算刻苦,可是《弟子规》却不认为这样就是会读书了,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呢?而且《弟子规》对读书这件事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甚至对读书的环境,字的写法、笔墨的摆放等等《弟子规》都给我们提出了要求?那么这些看起来并不会影响读书的事情,为什么《弟子规》却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呢?下面敬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二十二)余力学文之二。至此,解读《弟子规》完。

  视频链接:该视频是从1-22全集,点击快进键可跳转到下一集。


点击进入我的日志分享更多精彩

◆阅人36术目录◆ ◆命理闲侃目录◆ ◆风水闲侃目录◆ ◆手相闲侃目录◆
◆面相闲侃目录◆ ◆四柱八字目录◆ ◆易经闲侃目录◆ ◆名医故事目录◆
◆鬼神闲侃目录◆ ◆医学图谱目录◆ ◆五行蔬菜汤目录◆ ◆医学知识目录◆
◆中医保健目录◆ ◆疾病自测目录◆ ◆养生讲座目录◆ ◆健康讲座目录◆
◆健康之路目录◆ ◆健康常识目录◆ ◆健康闲谈目录◆ ◆人生闲侃目录◆
◆百病之源目录◆ ◆人体使用手册◆ ◆男性健康目录◆ ◆女性健康目录◆
◆漫谈三高目录◆ ◆口臭防治目录◆ ◆饮食宜忌目录◆ ◆饮食防毒目录◆
◆饮食排毒目录◆ ◆饮食养生目录◆ ◆饮食健康目录◆ ◆饮水健康目录◆
◆减肥美容目录◆ ◆防癌食物目录◆ ◆催眠知识目录◆ ◆心理漫谈目录◆
◆百果食疗目录◆ ◆百蔬食疗目录◆ ◆偏方秘术目录◆ ◆野菜食疗目录◆
◆豆类食疗目录◆ ◆漫谈茶疗目录◆ ◆动物食疗目录◆ ◆虫类食疗目录◆
◆百草食疗目录◆ ◆中药故事目录◆ ◆古人圣训目录◆ ◆传统文化目录◆
◆中医进补目录◆ ◆◆ ◆◆ ◆◆
◆◆ ◆◆ ◆◆ ◆◆

此页内容经常在更新中,欢迎喜欢的朋友使用“引用”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22全集) - 不倒翁 - 不倒翁的博客回首页

  评论这张
 
阅读(512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